
从话剧到电影跨越十年沉淀 陈佩斯:冲突升级结构也升级
“舞台上洪大帅举枪逼问时,后台只有十来个演员;但电影里,满地跪着‘神仙’。”陈佩斯在路演中坦言,将话剧《戏台》搬上银幕,最大的挑战是用镜头语言重新解构故事。他以“洪大帅闯入后台强行改戏”为例,道出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区别:话剧版受限于空间,后台冲突仅靠十余人演绎;而电影版借助视听语言,将戏班后台化作乱世缩影,洪大帅持枪闯入时,扮演天女、八仙的伶人为活命奔逃跪伏,形成极具冲击力的画面。
有观众对比话剧和电影的细节,发现多处精妙改变:话剧版中凤小桐与班主的推搡,在电影中变成“掀开帘子看台下”的特写,一个眼神便立住角色的决绝;大嗓儿亮相站反了的桥段,通过镜头多机位的呈现,喜剧效果也更加突出;而“真假霸王后台相遇”的新增剧情,更是将冲突推向高潮,正如陈佩斯所言:“不仅是冲突升级,更是结构的升级。”

对于观众好奇的“删减与保留”,主创们也逐个回应。余少群直言《戏台》的凤小桐“接地气,导演给了我足够空间去展现小人物的鲜活”。陈大愚解释角色徐明礼的台词调整:“电影需要更凝练的表达,有些话不说,留白反而更有张力。”徐卓儿聊起六姨太思玥:“她在乱世里藏着对戏的痴,哪怕身不由己,心里的光也始终没灭。”从舞台的“写意”到银幕的“写实”,不变的是戏里戏外对“戏比天大”的敬畏。

全年龄段集体“上头” 观众“三刷”电影:每次都看得浑身发抖
“我妈妈是您的铁杆粉丝,手术没能来,让我代她看您!”路演现场,有观众提起自己的母亲,陈佩斯接过话头温情回应:“替我带句好,安心养病,等好利索了,再去看电影解闷儿。”这样的场景在路演中不断上演:70后夫妇背得出《吃面条》的台词,80后母亲带着孩子感受“童年偶像”,90后带着父母一起“追星”,00后举着手机喊“我们也是看您作品长大的”,还有观众“三刷”电影表示每次都看到“激动得浑身发抖”。陈佩斯的喜剧宇宙,早已超越年龄界限,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。电影《戏台》也早已不止是一部电影,更成了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纽带。

观众的提问里,藏着对角色的深度共情。有人为“大嗓儿从戏台回归包子铺”的设计点赞,陈佩斯的解读耐人寻味:“他本是普通人,被命运推上风口浪尖,糊里糊涂做完一切又回到原点,这就是喜剧的魔力,用错上加错的荒诞,讲透小人物的无奈与乐观。”从话剧到大银幕新生,《戏台》有技术与艺术的碰撞,有笑泪交织的共鸣,更有对“坚守”二字最生动的诠释。正如一位观众所说:“看的是乱世戏班,想的是自己的人生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能塌的戏台。”而这部电影,正是为所有守护“戏台”的人,奏响的一曲赞歌。电影将于7月25日全国上映,敬请期待!

电影《戏台》由北京欢十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、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、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、北京欢喜首映文化有限公司、弘道影业(无锡)有限公司、欢欢喜喜(天津)文化投资有限公司、上海瀚纳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北京大道文化节目制作有限公司、上海猫眼影业有限公司、亿伽亿(上海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,北京景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阿那亚影业(北京)有限公司、上海西嘻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北京团圆影业有限公司、北京高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台州欢喜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,目前火热预售中,7月17日-20日全国限时点映,将于7月25日全国上映。
本文来源网络,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评论 ( 0 )